查看原文
其他

4175亿!Mate70打响和iPhone16的终极商战

李东阳 李东阳朋友圈
2024-10-08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封面 I 微博网友

作者 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任正非的危机感向来很足。

2022年他曾说,“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活下来,被彼时的华为视为最低纲领,也是最高纲领。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2023年8月29日,华为携Mate 60回归扔下了科技圈的一枚重磅炸弹,而这也被视为华为满血回归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巧合的是,2024年在8月29日的同一天华为发布2024半年报,销售收入来到41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4.3%,净利润率13.2%。

而去年同期,这三组数据分别是,销售收入3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净利润率15.0%。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这个半年销售收入,也超过了华为被制裁的2019年上半年收入数据4013亿人民币。

一个积极的信号是,“王者”华为真的回来了!



华为的基本盘始终都藏在大众的目光之外。

在华为的业务构成中,ICT基础设施业务、云计算业务、数字能源业务是核心业务,也是这4175亿收入的基本盘。

而外界观察华为的窗口,始终是面向消费者端的手机业务和汽车业务板块。

虽然华为并没有披露具体的经营情况,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份亮眼的财报其实与始终活跃在大众舆论中心的华为汽车业务关系不大。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华为的汽车业务已经全部打包进“引望科技”,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引望科技上半年的总营收为104.35亿元。

换句话说,手机业务才是华为除了三大支柱业务之外的另一条“大腿”。

按照单季度华为手机销量过1000万台,半年销量超过2200万台,平均售价超过600美元计算,光手机创造的销售收入,就突破1000亿。

图源:华为终端

而这一点,我们在过去一年的诸多时刻都能看到蛛丝马迹。

2023年8月29日,华为Mate 60 Pro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经发布便遭遇一波抢购风潮,直到4个月后,不少型号还因为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而处于缺货状态。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华为的另一款旗舰手机Pura 70身上。

图源:华为终端

今年4月18日10点整,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宣布启动“HUAWEI Pura 70系列先锋计划”,然而不到一分钟的时间Pura 70 Ultra和Pura 70 Pro 两款机型便全部售罄。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剥离了荣耀子品牌,Mate60、Pura70两大旗舰机把华为单机均价给推了上去,手机的零售均价创造了历史新高。在4000元人民币以上市场持续缩小与苹果差距。

今年上半年,华为手机业务同比增长55.2%,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84.4%。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同样形势一片大好。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华为以17.5%的市场份额再次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第一名,一季度和二季度手机出货量增幅分别为110%和50.2%,增速领跑行业。

图源:证券时报

去年8月4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曾说,经过艰难的四年,鸿蒙生态“轻舟已过万重山”,华为手机走在回归道路上。

而今,这一切都在被现实一步步验证。


时代的聚光灯似乎正在从苹果身上撤下。

伴随智能手机增量市场的“消失”,作为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唯二的头部竞争者,华为的强势复苏也就意味着苹果的颓势。

IDC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苹果以13.6%的市场份额排名国内第六位,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首次跌出了前五。

8月2日,苹果公司发布截至2024年6月29日的2024年第三财季业绩。财报显示,本财季,大中华区是唯一营收下降的市场。

图源:晚点财经

其中一个关键点足以让库克愁容满面,尽管在国内频繁降价后市场需求已有所改善,但2024年第二季度,苹果在国内的出货量依然同比下降。

不断触及的下限,苹果迫切需要抓住一根触底反弹的“稻草”。

即将在9月10号登场的iPhone 16被苹果寄予厚望。

日前有产业链称,苹果下一代iPhone手机大受欢迎,并要求供应商为大约8800万至9000万部智能手机准备零部件,超过了去年约8000万部新iPhone的初始订单。

其中,押注配备AI能力是iPhone16的“杀手锏”。

这一点,在苹果此前发布的邀请函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邀请函上围绕着苹果经典Logo的一团光晕,就是Apple Intelligence的配色,像Siri被唤醒时一样浮动。这封邀请函的指向异常明显,AI就是这场发布会的重点。


据传,苹果将在iOS 18中推出由大语言模型驱动的全新Siri功能,虽然在发布之初其门槛是iPhone 15 Pro及后续iPhone机型,但部分生成式AI功能可能仅限于iPhone 16机型。

作为第一代涉足AI,集成了OpenAI最新ChatGPT-4o模型的iPhone,苹果CEO库克对此非常兴奋,“Apple Intelligenc(为用户)提供了另一个令人信服的升级理由”。

巧合的是,华为的一场科技盛宴也正在酝酿。

9月2日一早华为官宣,9月10日,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将举行。

对此,余承东称:“华为最具引领性、创新性、颠覆性的产品来了!这是别人想到但做不到的划时代产品,5年的坚持与投入,我们将科幻变成了现实。华为巅峰之作,敬请期待!”

图源:余承东微博

在前不久的享界S9首批车主交付仪式上,余承东透露过9月份即将亮相的,正是华为蓄谋已久的三折叠屏手机。

除此之外,据有关方面爆料,华为手机年度旗舰Mate 70系列预计将于今年11月发布。

根据网上曝光的设计细节与配置来看,Mate 70 Pro在后置主摄上首次印有“AI-DC”字样,预示着该机在人工智能与摄影领域的深度融合。

图源:微博网友

值得一提的是,Mate 70系列将首发纯血鸿蒙系统,这一基于微内核、全场景分布式的操作系统将为硬件带来前所未有的强大支撑。新机还将搭载麒麟新一代处理器——麒麟9100。

可以预见的是,华为手机和iPhone16在今年下半年的终极一战已经吹响了号角。


如果说手机是华为当下的“登云梯”,那新能源汽车则是华为面向未来下的一盘大旗。

过去几年,车BU是华为唯一亏损的板块,但今年已经开始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盈利22.31亿元,预估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33.51亿元。

作为华为车BU载体的“引望”最新估值已达千亿元。

图源:鸿蒙智行

与各大主机厂商合作的华为“四界”如今除了尊界外,问界、智界、享界已经陆续登场,尤其是问界,自诞生以来,AITO问界28个月实现40万辆新车下线,刷新了中国新能源车企新纪录。按照40万辆新车的数据来计算,华为在问界身上或获得了146.8亿元的收益。

从最初的Tire1供应商,到Hi模式,再到如今炽手可热的智选车模式,华为汽车局在按下“快进键”的同时,正加速迭代“朋友圈”的合作范围与深度。

比亚迪、阿维塔、岚图、深蓝......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品牌把灵魂交给了华为。

从2013年开始介入汽车业务到2019年华为车BU,再到如今的鸿蒙智行,华为的汽车业务蔚为大观:

一是四界集结完毕,产品进入密集投放期。

二是鸿蒙智行造车方法论初步成功。

三是引望浮出水面。

尤其是引望所代表的合资平台正卷起一场风暴。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智选车业务的拼图愈发完整、引望入股事宜的不断推进,接下来华为乾崑智驾的合作一定会迎来新一轮加速扩张期,合作伙伴会越来越多。

从前期的高投入,到如今的规模效应初显,华为汽车业务的边际效应已经逐步显现。

7月初,华为作价25亿转让了问界商标给赛力斯。

据有关推测,赛力斯每卖一台问界汽车,华为车BU收取的部件及服务费用约为3.67万元。

在3.67万元的费用背后,是现在问界每台车,华为终端收取整车成交价的10+2%,合计12%的费用,分别为销售费用和技术授权费用。

而这显然也是华为其他“三界”后续的要走的路。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从手机跳转,符合第二曲线定律。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汽车的核心技术与核心价值,从发动机、变速箱转向芯片、软件、网络等ICT技术。

而后三者,正是华为长期投资的强项。

可以确定的是,伴随着新能源风口的到来,华为的汽车帝国版图已经按下了野蛮生长的“加速键”。


华为似乎是个典型的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每一次胜利的喜悦过后,“寒气”总会如约而至。

图源: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华为内部论坛上线了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

文章中,任正非写下诸多令人胆寒的话语:

“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现在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美国继续封锁打压的原因,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加上疫情影响,全球应该没有一个地区是亮点。华为对未来过于乐观的预期情绪要降下来,‍‍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活下来。”

而关于华为的“冬天”,这已经是第4次。

2001年,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当年3月,任正非发表《华为的冬天》,直言: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

2004年,任正非再次发出警告,“华为要注意冬天”;

2008年底,任正非第三次提及“冬天”。

以后来者的视角去看,每次“冬天论”后,华为和中国都会迎来一次新的机遇。

如今华为在手机业务上的重返巅峰以及在汽车业务上的成功似乎正在验证任正非的第4次“冬天论”。

曾经有评论称任正非是极具性格冲突的人,“顺风顺水时充满危机意识,身陷绝境之后,又表现出无可救药的乐观。”

但在华为的历史中我们发现了任正非性格的源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华为曾因一次豪赌,付出惨重代价。以至于朱镕基总理托人带话给任正非:“在技术上要创新,在经营上要稳健”。

至此,忧患意识便深入任正非与华为的骨髓。

作为一个特殊的品牌,你很难用纯粹商业的视角去定义华为,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准没错。

正如尼采所说,“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华为驶过的那些“冬天”,恰恰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李东阳朋友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